好学教育社区:分享教育资源、实现共同成长!
学段:职业成长  学科:历史与社会  标签:历史文化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萧翔  发布时间:2013-02-19  ★★★加入收藏〗〖手机版
摘要:在这次萧氏全国通谱编修工作的世系整理中,江西吉安井冈山大学萧东海教授在《中华萧氏》报第8期上发表了《复公至文元至霁至定基世系考定》一文,对萧氏大部分族谱上记载的“复公之子俭生文元五兄弟因避马氏乱而徙庐陵”说提出了异议。…

在这次萧氏全国通谱编修工作的世系整理中,江西吉安井冈山大学萧东海教授在《中华萧氏》报第8期上发表了《复公至文元至霁至定基世系考定》一文,对萧氏大部分族谱上记载的“复公之子俭生文元五兄弟因避马氏乱而徙庐陵”说提出了异议。他认为“复公生于公元732年,他的孙辈不可能活到马氏乱之时”。而考定文元兄弟为复公的第六代孙,其结论是:复—俭—寯—谓—球—乾元、文元、体元、贞元、信元?——(下略)。而其依据,从见到的其所引用的文献资料中(“以谱论谱”的外)未见到有涉及俭公和文元兄弟究竟是何关系这一核心问题的,也就让人难以信从了。

修谱,主要是续修,各支派的族谱是续修的基础。当然,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差异,各地各支派的族谱难免有大同小异之处。尤其是据说唐朝末年和五代时,曾有二、三个有点大小名气的人都叫“文元” ,让后人有混淆以致造成了文元身后一段时间世系的混乱。在通修中为了求得统一,完全有必要用现代的眼光和科学技术进行全面的甄别考实,去伪存真。秉着宜粗不宜细的原则,老谱中所记载的只要说得过去就应照旧尽量保持原貌。如确实需要改变老谱中一些主要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原有的大部分人认可的结论时,一定要慎之有慎,要有确切的令人信服的历史依据,要经得起科学的论证和检验。

对于马氏之乱历史学家早有论述。俭公子孙避乱而徙庐陵的时间也大多认定是896年马氏暴乱之初。其率队东迁的长者是文元兄弟也没有不同的意见。问题的关键是文元兄弟到底和俭公是什么关系,也就是他们是复公的第几代孙。因为这关系文元五兄弟世系的考定。

要在正史中找出文元兄弟是复公的第几代孙的直接证据可能很难,因为如果正史上有明确记述就不会有质疑和争论了。但我们还是能从复公这显赫家族后裔中找到确切的佐证,进行合情合理的推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据宋祁奉敕撰《唐萧氏八叶宰相传》载,萧遘是寘之子,俭公兄弟偡之孙,复公之曾孙也。说遘“及是与铎并位。铎年老尝入对踣殿中。遘掖起之。帝(指僖宗,下同)喜曰:‘遘善事长,大臣和予之幸也’。遘曰:‘不止以长,乃铎门生’。帝笑曰:‘铎选士,朕选宰相,卿无负我’。遘顿首谢。”可见萧遘正值年富力强。在唐僖宗中和年间(881-885)出任宰相,后冤屈而死,英年早逝。这距马氏暴乱的896年只10年光景。这时他的父叔辈有人健在的可能性很大,也就是说复公的孙辈完全有可能活到马氏之乱。从这个层面上说,复公之孙俭公之子“文元五兄弟因避马氏乱而徙庐陵”说是可信的。再者谱碟上都说文元是“礼部尚书”,根据他的家庭背景这是不会让人怀疑的。也完全可以肯定文元当的是唐王朝的礼部尚书,决不可能是乱将马氏建立的小小的独立王国“楚”的礼部尚书。因为文元的家族与唐王朝是息息相关的。且是马氏之乱前若干年任职的,因为此时文元身不在朝廷(长安),才有在长沙带领家族逃逸的可能。因此文元必定是和萧遘同时候的人,且很可能年长萧遘,因萧遘是少年得志者。萧遘是复公的第四代孙,怎么能够说文元是复公的第六代孙呢?文元岂不是萧遘的孙辈了?在还有着血缘关系的同一家族中(“五福”上下)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因此我认为前人说文元五兄弟是复公的孙(第三代)是可以说得过去的,甚至说这可能就是事实的真相。即使认为其间隔时间较长,据说文元诞生于827年,上溯到复公诞生的732年,有95年时间,按平均30年一代算(我们是推算,只能按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连复公在内有三代,那文元五兄弟也是第四代,与萧遘同辈,是复公的曾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