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平台:好学者成长服务平台
标签:哲学艺术  来源:士柏咨询网  作者:高亮华  发布时间:2006-05-03  ★★★加入收藏〗〖手机版
摘要:一、从代达罗斯谈起17世纪,曾以《新大西洋岛》而对新技术充满无限希望并为之摇旗呐喊的培根,也曾以一个人所共知的古希腊神话表达了他对这种从未有过的新力量的深深疑虑。根据这个神话,代达罗斯拥有一种既大胆但…

    三、技术哲学的生成伴随着“技术转向”这场当代哲学的重要变革并以此为基础,作为学科建制的技术哲学逐渐成形并成为哲学殿堂中一门引人瞩目的显学。技术哲学是对技术的系统哲学反思,是人类寻求理解技术,摆脱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困境的一种尝试;它试图对技术的性质、技术与人、自然和社会各因素的种种复杂的关连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解说,以促进对技术的社会控制与技术的人道化。
    从历史上看,对技术的哲学反思早已有之。但只有在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革命性的力量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而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它才开始真正成为哲学的独立的研究对象之一。培根、笛卡尔、卢梭、马克思都曾对技术进行过系统的探讨。一般认为,1877年卡普《技术哲学纲要》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技术哲学正式孕育成形。然而,学科意义上的,亦即具有自我意识的、拥有自己的学术共同体、学术建制(协会与刊报)的技术哲学的出现,却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情。在这一哲学分支学科的确立过程中,除了“技术转向”这一普遍的背景外,至少有如下几个关键性的因素:——1960—7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使技术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1966年《技术与文化》的“走向技术哲学”专辑。
    ——1978年(美国)哲学与技术学会(Society for Philosophyand Technology)的建立。——1978年《哲学与技术研究》的创办。
    ——1978年第十六届国际哲学大会确认技术哲学为一门新的,而且是重要的哲学学科。一般认为,技术哲学研究主要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技术观;技术与自然;技术与价值;技术与文化;技术与政治;技术的社会控制等。
    我国对技术哲学的研究仅仅是刚刚起步。因此,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吸纳西方技术哲学与技术社会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注意与中国的国情与发展趋势相联系,发展与构建出我们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哲学体系,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