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我们在不同的年龄段会穿不同的衣服一样,在我们年轻的时候,用青春的能量去工作,为未来打下基础,在“青春饭”与下一碗饭之间,寻找进修的空当。
近来,各类招聘会扎堆。虽然如今的就业机会格外紧缺,但面对“青春饭”行业,很多大学毕业生和求职者却往往望而却步。记者从一些招聘会上发现,“服务员”、“文秘”等“青春饭”岗位,总是需求量最大但应聘者寥寥。一部分求职者透露:与其说是不想吃“青春饭”还不如说不敢吃“青春饭”,害怕浪费时间,青春转瞬即逝,到时候不知何去何从。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的心态在发生转变,她们不但选择吃“青春饭”,而且吃得有滋有味。记者找到了她们中的几位,采访中,她们虽然各有各的故事却都有共同的感受:吃“青春饭“要学会“吃着自己碗里的、看着别人锅里的”。要想做到“步步高”,往往需要具有以下特征:注重学习修养,强调创新拓展,这些都逼着从业者要未雨绸缪……
“青春饭”也能有滋有味
吃“青春饭”,似乎一直以来都带有一些贬义。其实任何一个行业都有“青春饭”的期限,哪个职业不需要青春的敏感与触觉?哪个职业不需要青春的热血与创造力?重要的是你的态度。
★霍雨(23岁)
青春饭职业:化妆师
这是个不以年纪论英雄的年代,霍雨就是这样一个例子,23岁的她如今在一家造型机构做管理。霍雨做过化妆师,毛戈平、李东田、吉米等顶级化妆师的风光让她充满了向往。她始终记得那句激励自己的话:“只要努力,每个人都能成为大师。”初出茅庐的她凭着对前卫、时尚的新鲜感,在化妆行业仔细摸索。
心得:明确目标
辛苦的工作和竞争的激烈让霍雨明白了一个现实,不是每个化妆师都会有李东田等大师的天分和运气。转行做了造型机构的管理工作后,她发现,这是一个相对轻松又能学到更多东西的行业。两份工作比较起来,都是美学行业,也都是为了把客人塑造得更美丽。曾经的职业经历让她提高了审美修养。现在的她变得更有目标,那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幼稚想法也悄然退去,变得张弛有度,接触的行业也多了起来,曾经的化妆经验使她跟女性顾客有了更好的沟通,一起聊聊护肤美容的经验,给些妆容或者化妆品选择上的意见。
梦想:造型机构管理者
在配合同事、领导,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的同时,更加深信自己:在“青春”中吃过“青春饭”,也在青春中选择新起点是无比正确的。那些曾经的经历都是让如今更美好的营养积淀,这样的选择,果然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