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平台:好学者成长服务平台
标签:职业指导  来源:哈尔滨日报  作者:马晓雪  发布时间:2009-08-27  ★★★加入收藏〗〖手机版
她们从吃“青春饭”开始
摘要:正如我们在不同的年龄段会穿不同的衣服一样,在我们年轻的时候,用青春的能量去工作,为未来打下基础,在“青春饭”与下一碗饭之间,寻找进修的空当。…

★邱雨晴(24岁) 

青春饭职业:导游

雨晴是个漂亮的姑娘,当初大专毕业,工作不好找,她选择了导游的职业。两年多的时间内,雨晴在市内多家旅行社工作过。说到自己的导游经历,她不无感慨。

“胆大、心细、不怕生是导游的基本素质。”两年多的导游工作让雨晴“面对不认识的人不会害怕,毕竟以前面对过太多的人。现在推广业务的时候根本不怕被拒绝,更不要说脸红”。

心得:见多识广

雨晴利用导游时打通的人脉关系、圆通的个性和较高的服务意识,在如今的通讯业务推广的工作上做得如鱼得水。很多老员工都对这个年轻的小妹妹从起初的不在意到越来越刮目相看,老板也很重视她,如今遇到难啃的骨头都让她去“攻关”。她也在越来越大的成就感中体会到当初的“青春饭”“营养丰富”。

梦想:部门主管

雨晴说,现在正在竞争一个部门主管的位置,这是她的近期目标,如果能成功竞聘也是对她工作能力的肯定。“虽然有困难,但我有越挫越勇、战胜困难的信心,我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越走越好。”

★小黎(28岁)

青春饭职业:IT公司前台

5年前,小黎从哈尔滨市某大学毕业,和众多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一样,她憧憬着未来的精彩。怀着对北京的向往,她离开家乡,选择只身闯荡北京,成为“漂族”。

很快,小黎发现理想和现实总是格格不入,即使拥有英语专业本科文凭,但在这个高度发达、人才济济的城市,似乎难有用武之地。前路漫漫,小黎全没了天之骄女的傲骨。流过汗水、流过泪水,她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何必把眼光总放在高处,于是她提前做足了功课去应聘一家IT公司的前台工作。几天后,她收到了录用通知。小黎回忆自己当时的心态:“大丈夫能屈能伸”,自己刚毕业不能过分计较一时的顺逆,从“零”做起,从基层做起,才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心得:多做多学

“前台是展示自己的最好岗位,每天都会面对全公司的人,自己表现得如何都会尽收大家眼底”。对于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她倾入了完全的热情,她知道这是自己从校园人向社会人转型的途径。对于新人来说多做一点就是多学一点,小黎对时间进行了科学分配,各项事务处理得妥妥当当,给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外表看似乐天派的小黎,实际上并不满足于职业现状。工作之余,她没有放弃专业,经常阅读英文杂志、收听英语广播,在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多一项特长就等于多一份生存的机会。

梦想:行政主管

在做前台工作一年后,公司由于业务扩大需要一名有英语专长的行政主管助理,小黎由于勤奋能干、英语功底扎实,很顺利地被层层领导推荐,最终拿下了这个职位。现在四年过去了,小黎很满意当初的成功转型,谈及未来,她觉得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还要努力看到更远的地方,“虽然我走得很慢,但是从来不会后退”。

“青春饭”的新概念

由于品尝过“青春饭”的味道,这些正在“吃青春饭”或已经“吃过青春饭”的女孩们对“青春饭”有了新的认识,她们给“青春饭”赋予新的概念。

曾经任职IT公司前台的大学毕业生小黎感触颇深:“既然我们一生不止谈一场恋爱,为什么我们不能换N份工作?既然无法一下成为专家,何不兼收并蓄,做一个受人欢迎的杂家?正如我们在不同的年龄段会穿不同的衣服一样,在我们年轻的时候,用青春的能量去工作,为未来打下基础,在“青春饭”与下一碗饭之间,寻找进修的空当。”

而曾经的化妆师霍雨则在自己的博客里写道:“与那些一干30年的工作相比,‘青春饭’可以为你的青春带来更丰富的体验,帮助你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光,经历别人错失过的激情。只要你真的能靠‘青春’吃饭,并充分吸收其养分,那么当你青春不再的时候,这段岁月的打磨和职业积累一定能助你到达更理想的职业彼岸,成就自己在职业生涯中的完美转身。”

对此,职业规划专家指出:对所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真的想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最可靠的方法是:去做。爱因斯坦说过:我们需要行动中的智慧。在有机会有条件吃青春饭的时候,看见好吃的不要放弃,这个盘子挟一点那个碟子刨一筷子,多吃几种你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辣的还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