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平台:好学者成长服务平台
标签:哲学艺术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新华日报  发布时间:2009-10-16  ★★★加入收藏〗〖手机版
新中国美术60年展:60年对美的追求永不停步[图文]
摘要: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李琦的《毛主席走遍全国》、罗中立的《父亲》、徐悲鸿的《奔马》……走进新中国60年蔚为壮观的美术长廊,不仅领略到新中国美术60年令人炫目的美丽和震撼,而且可以透过这一幅幅画作组成的窗口,从中看出新中国60年发展的…

内容提示: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李琦的《毛主席走遍全国》、罗中立的《父亲》、徐悲鸿的《奔马》……走进新中国60年蔚为壮观的美术长廊,不仅领略到新中国美术60年令人炫目的美丽和震撼,而且可以透过这一幅幅画作组成的窗口,从中看出新中国60年发展的脉络和风景。

沈嘉蔚:《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
杨之光:《矿山新兵》
陈逸飞、魏景山:《攻占总统府》

60年名家名作蔚为壮观

8月31日,周一。这一天,通常是博物馆、展览馆的“闭馆日”,因为周一逛博物馆、看展览的人最少,大多门可罗雀。

但这个周一的中国美术馆,却仍然是川流不息,迎来了络绎不绝的人群。“都是奔着‘新中国美术60年展览’来的。昨天参观的人有8000人。”中国美术馆馆长办公室的李静月告诉记者。这个由文化部主办、中国美术馆承办的大展,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参观人数突破10万人次。

一场阳春白雪般的美展,为什么能“曲高和众”呢?

“能有一个机会汇集这么多作品,我这辈子可能都看不到第二次了。”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这样评价这次美展的“含金量”。美展汇集名家名作687件,囊括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大部分重要创作成果,很多国宝级的美术作品都是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宝”。除了中国美术馆的馆藏,还从国家博物馆和军事博物馆借来部分珍贵美术作品,还有部分作品来自私人收藏,个别的标志性作品,也有从企业借来的。“压箱底”的东西都拿出来了,“价值无法估量”。

从反映新中国屹立东方到描绘人民群众投身国家建设,从歌颂革命历史到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60年名家名作的美术长廊,不仅是艺术上的宏大画卷,也是60年国家和社会的磅礴史诗。

  • 好学考试H5触屏版开放内测
  • 好学触屏公众号虎力全开、杨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