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平台:好学者成长服务平台
标签:哲学艺术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李毅峰  发布时间:2006-05-03  ★★★加入收藏〗〖手机版
李毅峰:《山水美不自美 因人而彰》
摘要:——画家陈玉圃的山水境界…

画境之大,须人心大,心大则可包容天下。佛家禅语曰:“以心观物,物无大小。”上下四方,古往今来,以至无尽的虚空,可以容纳在“心观内照”之中。可见,画家的“心”应该有多大了。陈玉圃在山水画的创作中,确立了这样的创作观,用心在道与自然、与山水画、与山水文化的内涵上深入挖掘。

笔墨是中国画的载体。但怎样把笔墨化作有意义的内涵,不是所有的画家都能理解透彻并能做到的。陈玉圃对笔墨有独到的见解。他说,笔墨有道,笔墨有命,笔墨有情。他要用笔墨去承载大道、去体现生命、去表达感情。中国画的线,是建立在书法基础上的线。画家从毛笔的特性出发,认识和把握着笔与墨的内质属性以及文化含量。陈玉圃的山水作品,以深厚的书法修养,对笔墨的语言内涵做了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他以茂密求浑厚,以韵律求通灵;在清逸疏朗中,时而全部用线勾勒山石,时而辅以淡墨渲染,时而阔笔狂墨;在诗情画意中,把对山水的印象和内心的情境结合起来,表达着他的山水意识和人格内质。

生活中的陈玉圃平和安详,酷爱读书。他远离世俗的喧嚣,每日纵情于翰墨挥洒之中。为了从大自然中汲取更多的艺术养分,他踏遍了中国的名山大川,华山、黄山、普陀山、九华山、太行山……层峦叠嶂中,苍茫云海间,他“搜尽奇峰打草稿”,用润泽散淡的笔法,用空灵秀逸的线,勾勒描绘着天地间的山川树木。近年来,陈玉圃尤喜花鸟,其花鸟画简而传神,寥寥几笔,画面简约,意蕴悠远。作为一个艺术家,其作品高低的标志,不单是艺术语言的独特和艺术形式的新颖,更深刻的内涵是体现着作品语言和形式背后对生活和人生的认识。

作为画家的陈玉圃,把中国绘画作为传统文化对人生世界理智思考后的一种形式审美现象,将精力集中在对“画道”的体悟上,以求能够创造人类社会最美好、最和谐的艺术。这在当代山水画创作中尤为难得。山水、自然、人生,物化为纵横交错的点线和极尽渲染的水墨,这样,笔下的山水才会进入“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境界。

陈玉圃的山水境界就是这样的境界。